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当人体吸入含有结核菌的空气飞沫,细菌进入肺部后可能引发感染。免疫力较强时,细菌可能被抑制形成潜伏感染;若免疫力低下,细菌活跃繁殖导致肺部组织受损,从而发展为活动性肺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当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会将带有细菌的飞沫释放到空气中。密切接触者吸入这些飞沫后可能被感染。居住环境拥挤、通风不良、营养不良或患有糖尿病、艾滋病等慢性疾病,均会增加感染和发病风险。感染初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常见症状包括长期咳嗽、咳痰、胸痛、发热、盗汗及体重下降。
预防肺结核需注重个人防护和公共卫生措施。避免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在人群密集场所佩戴口罩。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均衡饮食以增强免疫力。接种卡介苗可降低儿童重症结核病的风险。若出现持续咳嗽超过两周、痰中带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确诊后需严格遵循医嘱完成全程抗结核治疗,避免擅自停药导致耐药性。定期复查确保疗效,同时注意隔离措施以减少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