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炎常见症状包括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黄疸、肝区疼痛。具体分析如下:
1.乏力:急性肝炎早期症状以全身倦怠为主,患者常感体力明显下降,轻微活动即出现疲劳感。这种乏力与肝脏代谢功能受损有关,毒素堆积及能量供应不足导致肌肉无力。部分患者伴随低热,但体温通常不超过38℃。乏力症状可持续数周,随病情发展逐渐加重。
2.食欲减退:肝脏参与消化液分泌与营养代谢,炎症发生时胆汁分泌减少,直接影响胃肠功能。患者出现厌油腻、进食后腹胀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因营养摄入不足导致体重下降。儿童患者表现更为明显,可能完全拒食。
3.恶心呕吐:肝炎引发的消化道症状中,恶心呕吐较为典型。肝脏解毒能力降低导致血液中氨含量升高,刺激呕吐中枢。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偶含胆汁。症状晨起较重,与空腹时胆汁反流有关。持续呕吐需警惕脱水或电解质紊乱。
4.黄疸:胆红素代谢障碍导致皮肤、巩膜黄染,尿液呈浓茶色。黄疸出现前可能有3-5天尿色加深过程。血清胆红素超过34μmol/L时肉眼可见黄疸,伴随皮肤瘙痒。黄疸程度与肝细胞坏死范围相关,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
5.肝区疼痛:肝脏肿大牵拉包膜引发右季肋区隐痛或胀痛,按压时加重。疼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深呼吸或体位变动时明显。部分患者仅表现为肝区叩击痛,需与胆囊疾病鉴别。
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药物加重肝脏负担。饮食需清淡易消化,限制高脂食物摄入。严格禁酒,保证充足休息。接触确诊患者后应监测体温及症状变化。肝功能异常者需定期复查指标,防止转为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