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肱骨髁上骨折需及时就医进行影像学检查明确骨折类型、根据移位程度选择手法复位或手术固定、术后配合石膏或支具外固定、早期开展康复训练恢复关节功能、定期复查评估愈合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进行影像学检查明确骨折类型:左侧肱骨髁上骨折后需尽快到骨科就诊,通过X线或CT检查确定骨折线位置、移位程度及是否合并关节损伤。无移位或轻微移位骨折可保守治疗,明显移位或粉碎性骨折需手术干预。影像学还能排除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2.根据移位程度选择手法复位或手术固定:无移位骨折可直接固定,移位明显需在麻醉下手法复位。复位失败或开放性骨折需手术切开复位,采用克氏针、钢板等内固定。手术需避免损伤尺神经及肱动脉,确保解剖对位。
3.术后配合石膏或支具外固定:无论手法复位或手术后,均需用石膏或支具固定肘关节于功能位4-6周。固定期间注意观察手指血运及感觉,防止肿胀压迫。儿童患者固定时间可适当缩短,避免关节僵硬。
4.早期开展康复训练恢复关节功能:拆除固定后逐步进行肘关节屈伸、前臂旋转训练,避免暴力活动。热敷、按摩可缓解肌肉萎缩,功能性锻炼如握球、推墙有助于力量恢复。康复需循序渐进,防止异位骨化。
5.定期复查评估愈合情况: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X线,观察骨折线模糊程度及内固定位置。延迟愈合需调整治疗方案,骨痂形成后可逐步增加负重。儿童患者需监测骨骺发育是否受影响。
骨折后避免自行移动患肢,防止二次损伤。饮食需补充钙质及蛋白质,戒烟酒以促进愈合。康复期间出现疼痛加剧或活动受限需及时复诊。固定器具保持干燥清洁,防止皮肤压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