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小肠气即小儿疝气,主要表现为腹股沟区或阴囊内可复性肿块。
当小儿哭闹、剧烈运动、用力排便等腹压增加的情况下,在腹股沟区或阴囊处会出现一个肿块。肿块通常质地较软,边界相对清晰。开始时肿块可能较小,随着腹压持续增加而逐渐增大。在安静、平卧或睡眠时,肿块可能会自行消失,或者用手轻轻推送也可回纳腹腔。如果疝气发生嵌顿,肿块不能回纳,小儿会出现哭闹不止、烦躁不安,同时可伴有呕吐、腹胀等肠梗阻的表现。这是因为嵌顿的肠管等内容物被卡住,影响了肠道的正常通畅性。而且嵌顿时间过长还可能导致肠管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危及小儿生命健康。
小儿疝气的发生与小儿腹壁肌肉发育不完善有关。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鞘状突未闭合是导致疝气的主要解剖学基础。男孩的发病率相对高于女孩,这是因为男孩的睾丸在下降过程中经过腹股沟管,留下的潜在通道更容易发生疝气。部分小儿疝气可能在出生后不久就被发现,也有些可能在几个月后随着活动量增加才表现出来。家长如果发现小儿有上述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