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的治疗包括保持耳道干燥清洁、使用抗生素滴耳液控制感染、口服止痛药物缓解症状、避免掏耳等刺激行为、严重时需就医进行专业处理。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耳道干燥清洁:外耳道炎患者需避免耳道进水,洗澡或游泳时可用防水耳塞保护。湿润环境易滋生细菌,加重炎症。清洁时不可用棉签等工具深入耳道,以免损伤皮肤或推入分泌物。可用干净毛巾轻轻擦拭外耳,必要时由医生使用专业器械清理。
2.使用抗生素滴耳液控制感染:细菌感染是外耳道炎常见原因,局部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可直接作用于患处。滴药前需清洁双手,将药液滴入耳道后轻拉耳廓使药液流入。需按医嘱足疗程使用,避免症状缓解后自行停药导致复发。
3.口服止痛药物缓解症状:炎症可能引起耳部剧烈疼痛,影响日常生活。非甾体抗炎药可减轻疼痛和肿胀,但需注意药物禁忌症。疼痛持续或加重时需及时就医,排除其他并发症。
4.避免掏耳等刺激行为:频繁掏耳或使用尖锐物品会损伤耳道皮肤,增加感染风险。耳垢具有保护作用,一般无需刻意清理。若耳垢过多堵塞,应由专业人员处理,不可自行操作。
5.严重时需就医进行专业处理:若出现高热、耳周肿胀或听力下降,可能提示感染扩散或并发症。医生可能需切开排脓、放置引流条或全身用药。延误治疗可能导致炎症蔓延至中耳或颅骨。
治疗期间需戒烟酒,减少辛辣食物摄入。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或耳塞,保持充足休息。定期复查有助于评估疗效,调整方案。症状反复发作需排查糖尿病等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