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阴道炎的治疗难度因人而异,但多数情况下并不属于难治性疾病。通过规范用药和科学护理,大多数患者可以在短期内获得明显改善。部分人群可能因体质差异、用药不当或反复感染导致病程迁延,此时需要更系统的治疗方案。
细菌性阴道炎主要由阴道内菌群失衡引起,常见致病菌如加德纳菌过度繁殖。治疗核心是恢复阴道微生态平衡,通常采用抗生素如甲硝唑、克林霉素抑制有害菌,同时配合乳酸菌制剂重建有益菌群。急性发作期用药1-2周后,约80%患者症状可缓解。但该病易在月经期、免疫力下降时复发,可能与治疗不彻底、伴侣未同治、卫生习惯不良等因素有关。反复发作的患者需进行阴道分泌物培养和药敏试验,排除混合感染或耐药菌株可能。妊娠期患者需特别注意,未经治疗的细菌性阴道炎可能增加早产风险,但用药需严格遵循产科指导。
治疗期间需避免性生活,伴侣无需常规治疗但应保持清洁。每日更换纯棉内裤,避免使用护垫和阴道冲洗。游泳、泡温泉后及时清洁,抗生素使用期间禁酒。症状消失后仍需完成整个疗程,并在下次月经后复查。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雌激素水平下降的围绝经期患者可考虑局部雌激素治疗。若半年内复发3次以上,建议进行阴道微生态移植等强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