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咳嗽和风热咳嗽是中医对咳嗽的两种常见辨证分型,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及治疗原则不同。
风寒咳嗽多因外感风寒邪气引起,表现为咳嗽声重、痰白稀薄、鼻塞流清涕、头痛身痛、恶寒无汗、舌苔薄白等。治疗以辛温解表、宣肺散寒为主,常用麻黄、杏仁、紫苏等药物。风热咳嗽则由外感风热邪气导致,常见咳嗽频繁、痰黄黏稠、咽喉肿痛、鼻流黄涕、发热微恶风、舌红苔薄黄等。治疗需辛凉解表、清热宣肺,常用桑叶、菊花、连翘等药物。
辨证时需注意区分症状细节,避免误治。风寒咳嗽若误用寒凉药物可能加重病情,风热咳嗽误用温热药则易助长热邪。饮食上,风寒咳嗽宜温服姜汤等驱寒,风热咳嗽可适量饮用梨水清热。避免自行滥用止咳药,需结合整体症状判断。若咳嗽迁延不愈或伴随高热、胸痛等,应及时就医,排除肺炎等严重疾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风寒咳嗽者注意保暖,风热咳嗽者避免辛辣燥热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