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拉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避免加重损伤、48小时内冷敷减轻肿胀和疼痛、后期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恢复、适度拉伸和按摩缓解肌肉紧张、遵医嘱使用药物或理疗辅助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停止活动避免加重损伤:肌肉拉伤后继续运动会造成二次伤害,需保持静止状态。损伤初期应限制患肢活动,必要时使用绷带或护具固定,减少肌肉纤维进一步撕裂。静养时间根据拉伤程度而定,轻度需3至5天,重度可能需2周以上。
2.48小时内冷敷减轻肿胀和疼痛:冷敷能收缩血管减少内出血和炎症反应。用毛巾包裹冰袋敷于患处,每次15至20分钟,间隔1至2小时重复。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以防冻伤。急性期过后停止冷敷,否则可能延缓恢复。
3.后期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恢复:48小时后转为热敷,扩张血管帮助代谢废物排出。使用40℃左右热毛巾或暖水袋,每日2至3次,每次不超过20分钟。热敷适用于肌肉僵硬但无红肿的情况,若仍有肿胀需继续冷敷。
4.适度拉伸和按摩缓解肌肉紧张:恢复期进行轻柔拉伸可防止粘连,动作需缓慢且无痛感。按摩从周边逐渐向中心推揉,力度以不引发疼痛为宜。注意避开肿胀部位,避免加重毛细血管破裂。
5.遵医嘱使用药物或理疗辅助治疗: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疼痛,外用药膏需避开破损皮肤。严重者可接受针灸或超声波治疗,但需专业医师操作。药物使用不超过1周,防止掩盖病情延误治疗。
肌肉拉伤后需根据损伤程度调整康复计划,避免过早剧烈运动。饮食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忌烟酒及辛辣食物。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关节活动受限,应及时就医排除骨折或韧带损伤。康复训练应循序渐进,不可盲目增加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