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产最合适的时间通常是在怀孕早期,即妊娠49天以内。此时药物流产和手术流产的风险相对较低,恢复较快。若超过10周,手术难度和并发症风险会显著增加,需根据具体情况评估安全性。
早期流产选择与孕周密切相关。药物流产适用于妊娠7周内,通过药物促使子宫收缩排出胚胎,损伤较小但存在5%-10%的失败率。手术流产在6-10周可采用负压吸引术,超过10周则需钳刮术,孕周越大手术风险越高。中期妊娠12-24周需引产手术,此时创伤和出血风险显著上升。医疗机构会根据超声检查确认孕囊大小、位置及孕妇健康状况,制定个体化方案。
流产时机需严格遵循医学指征。术前需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及传染病筛查,确认无急性生殖道炎症。药物流产需在具备急救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术后两周需复查超声确认流产效果。流产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及性生活一个月,观察出血量,出现发热或持续腹痛需立即就医。反复流产可能损伤子宫内膜,增加不孕风险,务必做好科学避孕。不同地区法律对流产孕周有不同限制,需提前了解当地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