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缺钙可以通过临床症状观察和医学检查进行诊断。医生通常会结合喂养史、生长发育情况以及相关检测结果综合判断。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血液生化检测、骨密度扫描和影像学检查等,以准确评估钙营养状况。
婴儿缺钙的检查首先从临床症状入手,如夜间哭闹、多汗、枕秃、出牙延迟等都可能提示钙缺乏。医生会详细询问喂养方式,包括母乳或配方奶的摄入量,是否添加维生素D等。血液检测是重要手段,通过测定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及25-羟维生素D水平,能直接反映钙代谢状况。骨碱性磷酸酶升高通常提示佝偻病可能。对于疑似病例,可能建议进行腕部X线检查,观察骨骺端改变。超声骨密度检测适用于婴幼儿,能无创评估骨骼矿化程度。必要时还会检测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排除其他代谢性疾病。
进行缺钙检查时需注意采血时间,血清钙水平在早晨空腹时较稳定。检查前应保持正常饮食,避免近期大剂量补充钙剂或维生素D干扰结果。影像学检查需做好防护,减少辐射暴露。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及生长过速婴儿属于高风险人群,建议定期监测。诊断缺钙必须结合多项指标,单一检查异常不能确诊。补充钙剂前必须明确诊断,过量补钙可能导致肾结石等不良反应。母乳喂养儿应注意母亲钙摄入是否充足,必要时母亲也需进行营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