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呕吐可采取调整饮食结构、补充水分防止脱水、保持正确体位避免误吸、使用药物缓解症状、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饮食结构:呕吐后需暂停进食2-4小时,待胃肠功能恢复后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如米汤或稀粥,避免油腻或刺激性食物。少量多次喂养可减轻胃肠负担,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2.补充水分防止脱水:频繁呕吐易导致体液丢失,需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或淡盐水,每次5-10mL,间隔10-15分钟喂服。若出现尿量减少、口唇干燥等脱水症状,需加强补液并密切观察。
3.保持正确体位避免误吸:呕吐时让患儿侧卧或坐起,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呛入气道。清理口腔残留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平躺导致误吸风险。
4.使用药物缓解症状:在医生指导下可服用止吐药或胃肠黏膜保护剂,如多潘立酮或蒙脱石散。避免自行使用成人药物,严格按剂量和疗程用药,防止不良反应。
5.及时就医明确诊断:若呕吐伴随高热、腹痛、精神萎靡或持续超过24小时,需立即就医排查肠梗阻、脑膜炎等急症。通过体格检查或影像学辅助诊断,针对性治疗原发疾病。
呕吐期间注意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和体征变化,避免强迫进食或喂水。记录呕吐次数、性状及伴随症状,为医生提供参考。保持环境安静舒适,减少外界刺激,必要时用温毛巾擦拭面部以缓解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