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骨肌萎缩症的症状包括下肢远端肌肉无力和萎缩、足部畸形如高弓足或锤状趾、感觉异常如麻木或刺痛、行走困难呈跨阈步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具体分析如下:
1.下肢远端肌肉无力和萎缩:腓骨肌萎缩症早期表现为小腿和足部肌肉萎缩,尤其是腓骨肌群和胫前肌。肌无力从远端向近端发展,可能导致抬脚困难,影响日常活动。肌肉萎缩呈对称性,逐渐进展但速度较慢。
2.足部畸形如高弓足或锤状趾:由于足部小肌肉萎缩和肌力不平衡,常见高弓足伴随足趾屈曲畸形。锤状趾因足内在肌萎缩导致趾间关节屈曲、跖趾关节过伸。畸形可能加重行走障碍,需穿戴矫形器或手术干预。
3.感觉异常如麻木或刺痛:部分患者出现远端感觉减退,以触觉和振动觉受损为主。麻木或刺痛感多从足部开始,逐渐向上蔓延。温度觉和痛觉也可能受累,但程度较轻。
4.行走困难呈跨阈步态:因足背屈无力,患者行走时需抬高腿部避免足趾拖地,形成跨阈步态。长期代偿可能导致膝关节过度屈曲,易疲劳或跌倒。步态异常随病情进展逐渐明显。
5.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踝反射最早受累,膝反射可能保留或减弱。反射消失与周围神经传导功能受损相关,是神经系统检查的重要体征。
腓骨肌萎缩症的症状需结合临床评估和辅助检查确认,避免与其他神经肌肉疾病混淆。定期随访观察病情变化,早期干预可改善生活质量。康复训练和营养支持有助于延缓肌肉萎缩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