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脱发常用穴位包括百会穴、风池穴、足三里穴、肾俞穴、太溪穴。具体分析如下:

1.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为督脉要穴。刺激百会穴可促进头部气血运行,改善毛囊营养供应,增强发根固摄能力。临床常用毫针斜刺或艾灸,配合局部按摩效果更佳。该穴对精神紧张导致的脱发尤为有效,能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缓解压力性脱发。
2.风池穴:在枕骨下缘,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此穴属足少阳胆经,擅长疏风清热、通络活血。针灸风池穴可改善头部血液循环,消除头皮炎症,减少脂溢性脱发。操作时需注意进针角度,避免深刺伤及椎动脉。
3.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作为足阳明胃经合穴,足三里能健脾益气、调理气血生化之源。长期针灸可增强脾胃功能,改善营养不良性脱发。该穴能提升血清蛋白水平,促进毛囊细胞增殖。
4.肾俞穴: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属足太阳膀胱经。肾主藏精,其华在发,刺激肾俞穴可温补肾阳、益精生发。尤其适用于肾虚型脱发,常配合艾灸以增强温补之效。该穴还能调节肾上腺功能,减少激素异常导致的脱发。
5.太溪穴: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为足少阴肾经原穴。针灸太溪能滋阴补肾、濡养发根,对早白发伴脱发者效果显著。该穴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轴功能,改善毛囊生长周期,延长生长期阶段。
脱发的针灸治疗需结合个体体质辨证选穴,上述穴位可单独使用或配伍应用。临床观察显示,坚持治疗3个月以上能显著改善毛囊微环境,但需配合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手法上以补法为主,虚证者可加灸法,实证多用泻法或电针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