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盆草对脂肪肝可能有一定辅助作用,但缺乏足够临床证据支持其作为主要治疗手段。垂盆草传统上被认为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功效,部分研究显示其活性成分可能有助于减轻肝脏炎症或促进代谢,但现有数据多基于动物实验或小规模观察,尚未形成权威医学共识。
脂肪肝的核心机制涉及脂质代谢异常和氧化应激,垂盆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糖可能通过抗氧化途径缓解肝细胞损伤。部分临床观察发现,垂盆草复方制剂结合生活方式干预后,患者肝功能指标有所改善,但单独使用效果不明确。现代医学强调,脂肪肝治疗需以饮食控制、运动减重为基础,垂盆草仅能作为潜在辅助选项,且不同体质对草药的反应差异较大。
使用垂盆草需警惕潜在风险。未经辨证使用可能引起腹泻、胃部不适等不良反应,肝功能严重异常者应避免自行服用。草药与西药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如正在服用降脂药或抗凝药物需谨慎。新鲜垂盆草含有微量毒素,需规范炮制后使用。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结合肝功能监测使用,不可替代正规治疗。孕妇、过敏体质者禁用,长期服用安全性尚未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