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盆草确实具有一定的护肝作用,但需科学看待其疗效。现代研究和传统医学均证实,垂盆草中的活性成分如垂盆草苷具有抗炎、抗氧化和保肝效果,能辅助改善肝炎、脂肪肝等肝损伤,但无法替代正规治疗。
垂盆草的护肝机制主要体现在减轻肝脏炎症和促进肝细胞修复。其提取物可降低血清转氨酶水平,抑制肝纤维化进程,对化学性肝损伤如酒精、药物所致有一定保护作用。中医理论中,垂盆草性凉味甘,归肝经,常用于湿热型肝病的辅助调理,如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病急性发作时的黄疸、胁痛症状。但需注意,现有证据多基于动物实验或小规模临床观察,尚缺乏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支持其作为主要治疗手段。
使用垂盆草需谨慎。未经专业指导长期服用可能引发腹泻、胃寒等副作用,孕妇及脾胃虚寒者禁用。肝病患者应优先遵循规范诊疗,如抗病毒治疗或生活方式干预,垂盆草仅可作为辅助手段。野生垂盆草易与有毒植物混淆,建议选择正规药品或提取物制剂,避免自行采食。若出现肝功能异常,须及时就医,不可依赖单一草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