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的中毒剂量因个体差异和炮制方式不同而有所变化。生半夏未经炮制时毒性较强,口服3克以上即可能出现中毒反应,而经过规范炮制的制半夏安全剂量可提升至9-15克。中毒风险与用药形式密切相关,鲜品或生品外用也可能通过皮肤吸收引发毒性。
半夏含有草酸钙针晶、胆碱及类似生物碱等毒性成分,过量接触会刺激黏膜和神经。口腔接触生半夏可立即引发舌喉灼痛、肿胀甚至窒息,误服后伴随呕吐、腹泻、言语障碍等症状,严重时出现中枢麻痹或心律失常。炮制过程通过白矾浸泡或高温蒸煮可分解部分毒素,但超量使用制半夏仍可能导致四肢麻木或肝功能异常。孕妇、儿童及肝肾功能不全者尤其敏感,极小剂量也可能诱发危险。
使用半夏必须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采挖生品入药。外敷生半夏时需控制面积和时间,防止皮肤溃烂。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漱口并就医,阿托品和钙剂是临床常用解毒药物。购买时需认准正规药店炮制品,与生姜配伍可降低毒性,但不可完全依赖此方法增剂量。药典规定每日最大用量不超过9克,连续服用不宜超过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