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面疼时不宜继续掏耳朵,以免加重损伤或引发感染。疼痛可能是耳道受损、炎症或其他问题的信号,此时掏耳朵容易刺激脆弱部位,甚至将耳垢推向深处,导致更严重的堵塞或伤害。
耳朵疼痛常见原因包括外耳道炎、中耳炎、耳垢栓塞或机械性损伤。外耳道皮肤薄且敏感,频繁掏耳可能划伤皮肤,滋生细菌感染。若疼痛伴随分泌物、听力下降或发热,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处理延误病情。耳垢本身具有保护作用,通常可自行排出,过度清理反而破坏耳道自洁功能。
避免使用尖锐物品掏耳,棉签可能将耳垢推入深处。疼痛期间保持耳道干燥,游泳或洗澡时可用防水耳塞。勿随意滴用偏方药液,部分成分可能刺激黏膜。若疼痛持续超过两天或伴随眩晕、耳鸣,需专业耳科检查。日常清洁仅需用湿润毛巾擦拭外耳即可,耳道内部无需频繁干预。正确护理有助于减少不适,盲目掏耳风险远大于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