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胳膊骨折后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固定伤肢、检查皮肤是否破损或肿胀、尽快就医拍摄X光片确认骨折情况、根据医生建议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康复期配合物理治疗和功能锻炼。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停止活动并固定伤肢:骨折后需避免移动患肢,防止二次损伤。可用夹板、硬纸板或绷带临时固定,保持胳膊自然下垂或贴近躯干。固定范围应覆盖骨折处上下关节,减少移位风险。
2.检查皮肤是否破损或肿胀:观察骨折部位是否有开放性伤口或严重肿胀。若皮肤破裂,需用干净纱布覆盖避免感染。肿胀明显时可冰敷缓解,但避免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
3.尽快就医拍摄X光片确认骨折情况:骨折类型和程度需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X光能显示骨折线、移位方向及是否涉及关节,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延误检查可能导致畸形愈合或功能受限。
4.根据医生建议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无明显移位的骨折可通过石膏或支具固定。严重移位、粉碎性骨折或涉及关节的损伤需手术复位,使用钢板、钢钉等内固定器材稳定骨骼。
5.康复期配合物理治疗和功能锻炼:拆除固定装置后需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在专业指导下进行拉伸、抗阻训练,避免过早负重或剧烈运动,防止肌肉萎缩或关节僵硬。
骨折后需保持饮食均衡,补充钙质和蛋白质促进骨骼愈合。定期复查确保恢复进度,出现疼痛加剧或异常活动及时就医。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焦虑,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康复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