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热自汗可选用滋阴清热、固表止汗的中药调理,如知柏地黄丸、当归六黄汤等,具体需结合体质辨证用药。
内热自汗多因阴虚火旺或湿热内蕴导致津液外泄,表现为潮热盗汗、心烦口干、舌红少津。阴虚者宜滋阴降火,常用知柏地黄丸、麦味地黄丸;湿热内蕴者可选用龙胆泻肝汤或黄连温胆汤清热化湿。若兼气虚自汗,可加黄芪、白术等益气固表。中成药如虚汗停颗粒、玉屏风散也常用于调和营卫、收敛止汗,但需区分证型使用。外治可配合牡蛎散研末外扑,减少汗出。
用药期间需避免辛辣燥热食物,以防加重内热。长期自汗需排查甲亢、结核等疾病,不可单纯依赖中药。孕妇及体弱者需在医师指导下调整方剂,部分清热药苦寒伤胃,不宜久服。服药后若出现食欲减退或腹泻,应减量或停用。自汗伴有心悸、消瘦等症状时,建议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明确病因。日常可适度饮用乌梅浮小麦茶辅助敛汗,但不可替代正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