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型颈椎病症状包括四肢麻木无力、行走不稳如踩棉花感、精细动作障碍、躯干束带感、大小便功能障碍。具体分析如下:
1.四肢麻木无力:脊髓受压导致神经传导受阻,早期表现为手指麻木僵硬,逐渐发展为上肢持物无力或下肢沉重感。症状多从远端向近端发展,双侧肢体症状常不对称,寒冷或劳累时加重。
2.行走不稳如踩棉花感:脊髓后索受压影响本体感觉传导,患者站立或行走时缺乏平衡感,步态蹒跚,夜间或闭眼时症状明显。部分患者伴随下肢肌肉张力增高,出现痉挛性步态。
3.精细动作障碍:手部小肌肉协调性下降,表现为扣纽扣、写字、持筷等动作笨拙,可能出现持物掉落。症状进展缓慢,早期易被忽视,严重时影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4.躯干束带感:胸腹部出现紧束样压迫感,常描述为被绳子捆住,多因脊髓丘脑束受压导致感觉异常。症状呈带状分布,咳嗽或低头时可能加重,需与胸腹腔疾病鉴别。
5.大小便功能障碍:晚期症状包括排尿无力、尿潴留或失禁,排便困难等。脊髓圆锥或马尾神经受压导致括约肌控制异常,可能伴随会阴部麻木,提示病情严重需及时干预。
出现上述症状需尽早就诊,避免颈部过度活动或推拿。影像学检查明确压迫程度后,根据病情选择保守或手术治疗。症状进展较快或伴随肌力明显下降时,需优先考虑手术解除脊髓压迫。日常保持正确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睡眠时选择合适高度的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