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耳鸣的治疗药物包括改善微循环的药物、营养神经的药物、糖皮质激素、利尿剂以及中药制剂。具体分析如下:
1.改善微循环的药物:这类药物通过扩张血管、促进内耳血流供应缓解症状,常用药物包括银杏叶提取物、尼莫地平等。银杏叶提取物能增加耳蜗血流量,减轻缺血缺氧导致的听力下降。尼莫地平作为钙拮抗剂,可调节血管张力,改善内耳微循环。部分患者用药后耳鸣减轻,但需注意低血压等副作用。
2.营养神经的药物:甲钴胺、维生素B族等药物可修复受损的听神经。甲钴胺是维生素B12活性形式,能促进神经髓鞘再生,改善神经传导功能。长期耳鸣或突发性耳聋患者常联合使用此类药物。维生素B1、B6等辅助调节神经系统代谢,但需避免过量服用。
3.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泼尼松等用于急性耳鸣或突发性耳聋,具有抗炎和减轻水肿作用。激素可抑制免疫反应,缓解内耳血管痉挛。通常采用口服或鼓室注射,短期使用需警惕血糖升高、失眠等不良反应。
4.利尿剂:呋塞米等药物适用于梅尼埃病引起的耳鸣耳聋,通过减少内淋巴积水降低耳压。用药期间需监测电解质,防止低钾血症。长期使用可能影响肾功能,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
5.中药制剂:六味地黄丸、耳聋左慈丸等通过补肾益精、通窍活络发挥作用。中医认为耳鸣与肝肾不足相关,此类药物可调和气血,但需辨证施治。部分方剂含重金属成分,不宜长期服用。
药物使用需结合具体病情,避免自行调整剂量。部分药物存在禁忌症,用药前应评估肝肾功能及过敏史。症状持续或加重时需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