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足外翻的症状包括足部内侧疼痛、行走时步态异常、足弓塌陷、鞋底内侧磨损严重、踝关节稳定性下降。具体分析如下:
1.足部内侧疼痛:后足外翻可能导致足部内侧承受过多压力,长期受力不均引发疼痛,尤其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加剧。疼痛多集中于足弓内侧或跟骨下方,严重时可能放射至小腿。
2.行走时步态异常:后足外翻会影响正常步态,表现为足部向外偏转,行走时重心偏向内侧。这种异常步态可能导致膝关节或髋关节代偿性动作,进一步引发其他部位不适。
3.足弓塌陷:后足外翻常伴随足弓高度降低,尤其是内侧纵弓塌陷明显。足弓支撑功能减弱后,足部缓冲能力下降,容易疲劳,严重时可能发展为扁平足。
4.鞋底内侧磨损严重:由于足部向外翻转,鞋底内侧承受更多摩擦,导致鞋底内侧磨损速度明显快于外侧。通过观察鞋底磨损情况可初步判断后足外翻程度。
5.踝关节稳定性下降:后足外翻可能削弱踝关节周围韧带和肌肉的支撑作用,增加踝关节扭伤风险。稳定性不足还可能引发慢性踝关节疼痛或炎症。
出现后足外翻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评估,避免自行调整或过度依赖矫形器具。选择合适的鞋子,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适度锻炼足部肌肉有助于缓解症状。早期干预可有效防止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