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得了急性脂肪肝需立即终止妊娠并住院治疗、密切监测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给予保肝药物和支持治疗、预防并发症如感染和出血、必要时进行血浆置换或血液净化。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终止妊娠并住院治疗: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病情进展迅速,延迟处理可能危及生命。终止妊娠是治疗的关键,通常选择剖宫产。住院期间需在重症监护下观察,确保母婴安全。
2.密切监测肝功能及凝血功能:该病常伴随肝功能衰竭和凝血功能障碍,需定期检测转氨酶、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异常结果需及时干预,防止病情恶化。
3.给予保肝药物和支持治疗:使用促进肝细胞修复的药物,如甘草酸制剂,同时补充维生素、葡萄糖等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避免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4.预防并发症如感染和出血:肝功能受损易导致免疫力下降和凝血异常,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必要时输注血小板或新鲜冰冻血浆,减少感染和出血风险。
5.必要时进行血浆置换或血液净化:严重病例可能出现肝衰竭,血浆置换可清除体内毒素,血液净化辅助肝脏功能恢复,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需高度警惕,任何延误都可能造成不可逆损害。治疗过程中需多学科协作,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用药或调整方案。家属应配合医护人员,确保患者情绪稳定,营养充足,有助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