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并非大多由细菌感染引起。细菌性前列腺炎仅占前列腺炎病例的一小部分,多数前列腺炎属于非细菌性类型。临床数据显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或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更为常见,占比高达90%以上。细菌感染通常与急性前列腺炎或少数慢性病例相关,需通过尿液或前列腺液培养确诊。
前列腺炎的病因复杂多样。细菌性前列腺炎通常由大肠杆菌等革兰阴性菌引起,表现为突发发热、尿频尿痛等症状,抗生素治疗有效。而非细菌性类型可能涉及免疫异常、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或心理因素,症状包括骨盆区长期不适、排尿异常等,但实验室检查无明确感染证据。部分研究认为久坐、辛辣饮食或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也可能诱发炎症反应。诊断时需结合症状、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泌尿系统疾病。
区分细菌与非细菌类型对治疗至关重要。细菌性前列腺炎需规范使用抗生素,疗程通常为4-6周。非细菌性类型以对症治疗为主,包括α受体阻滞剂、抗炎药或物理疗法。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防止耐药性产生。日常需注意适度运动、避免憋尿及酒精刺激,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若出现血尿、持续高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严重疾病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