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和传播方式。咽峡炎通常由柯萨奇病毒A组引起,主要表现为咽部和口腔黏膜的炎症。手足口病则由肠道病毒引起,常见于儿童,特征为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疱疹或溃疡。
咽峡炎的症状集中在口腔和咽部,表现为咽痛、口腔溃疡或疱疹,可能伴随发热,但通常不涉及其他部位。手足口病除了口腔症状外,还会在手掌、足底等部位出现皮疹或水疱,部分病例可能伴随低热或食欲减退。两者均由病毒感染引起,但手足口病的传染性更强,容易在幼儿园或学校等集体环境中暴发。咽峡炎的传播主要通过飞沫或接触分泌物,而手足口病还可通过粪便传播。
在护理和预防方面,咽峡炎患者需注意口腔卫生,避免刺激性食物,多饮水以缓解症状。手足口病患者需隔离至症状消失,防止传染他人,同时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破疱疹。两种疾病均无特效药,以对症治疗为主。若出现高热、嗜睡或脱水等严重症状,需及时就医。预防上,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分泌物是关键,手足口病还可通过接种疫苗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