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积食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按摩和适当运动来缓解。积食多因喂养不当或消化功能较弱引起,表现为腹胀、哭闹、食欲下降等,需及时干预以避免影响生长发育。
调整喂养方式是改善积食的关键。母乳喂养的婴儿需注意母亲饮食清淡,避免高脂肪或辛辣食物;奶粉喂养者应检查冲调比例是否合适,避免过浓。已添加辅食的婴儿需减少难消化的食物,如糯米、肉类,改为米粥、蔬菜泥等易消化食材。喂食后轻拍背部帮助排气,避免立即平躺。按摩腹部也能促进肠道蠕动,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轻揉,每次5-10分钟,每日2-3次。适当增加活动量,如练习俯卧或被动操,有助于消化。
注意观察婴儿精神状态与排便情况。若积食伴随发热、呕吐或持续拒食,需及时就医排除肠梗阻等疾病。避免过度喂养,少量多餐更利于消化吸收。日常注意腹部保暖,冷刺激可能加重腹胀。慎用促消化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预防积食需建立规律饮食,避免睡前喂食过饱,喂养后保持直立姿势15-20分钟。长期积食可能影响营养吸收,定期监测体重增长曲线可及早发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