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的症状包括局部疼痛且夜间加重、患处肿胀或触及肿块、关节活动受限、病理性骨折、全身症状如发热或体重下降。具体分析如下:
1.局部疼痛且夜间加重:骨肉瘤早期表现为患处持续性钝痛,初期可能间歇性发作,随病情进展疼痛逐渐加剧且难以缓解。疼痛在夜间或休息时更为明显,可能与肿瘤生长压迫神经或局部炎症反应有关。疼痛部位多集中于长骨干骺端,如股骨远端、胫骨近端等。部分患者误以为生长痛或运动损伤,延误就医。
2.患处肿胀或触及肿块:肿瘤生长会导致局部软组织肿胀,皮肤温度升高并可见静脉曲张。肿块质地坚硬且固定,边界不清,触诊可能有压痛。随着肿瘤体积增大,患处外观明显变形,肿胀程度与疼痛不一定成正比。若肿瘤突破骨皮质,可能形成软组织包块。
3.关节活动受限:肿瘤侵犯邻近关节或肌肉时,关节屈伸、旋转功能受限,表现为步态异常或肢体僵硬。儿童患者可能出现跛行,易被误诊为关节炎。若病灶位于脊柱,可引发神经压迫症状如肢体麻木或瘫痪。
4.病理性骨折:肿瘤破坏正常骨结构导致骨质脆弱,轻微外力即可引发骨折。骨折部位疼痛剧烈且愈合困难,影像学显示骨折线周围有溶骨性或成骨性破坏。部分患者以骨折为首发症状就诊,进一步检查发现骨肉瘤。
5.全身症状如发热或体重下降:晚期患者可能出现非特异性全身反应,包括低热、乏力、食欲减退及体重短期内明显下降。贫血和血沉加快也可能伴随出现,提示肿瘤进展或转移。
骨肉瘤症状易与其他骨科疾病混淆,早期诊断依赖影像学和病理检查。若出现上述症状持续两周未缓解,需尽快至专科医院评估。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延误治疗可能影响预后。规范治疗需结合手术与综合方案,定期随访监测复发及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