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休息与营养支持、药物治疗、避免肝损伤因素、定期监测肝功能、必要时住院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休息与营养支持:急性肝炎患者需保证充足休息,减轻肝脏负担。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为主,适量补充碳水化合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卧床休息有助于肝脏修复,恢复期可逐步增加活动量。
2.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用保肝降酶药物,如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等,缓解肝脏炎症。若由病毒性肝炎引起,需针对性使用抗病毒药物。避免滥用药物,尤其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需严格禁用。
3.避免肝损伤因素:戒酒是关键,酒精会加重肝细胞坏死。避免接触有毒化学物质,如某些工业溶剂或农药。慎用保健品及中药,部分成分可能具有肝毒性。
4.定期监测肝功能:通过血液检查观察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变化,评估治疗效果。必要时进行超声检查,了解肝脏形态及结构。病情稳定后仍需定期复查,防止转为慢性肝炎。
5.必要时住院治疗:重症患者出现黄疸加深、凝血功能障碍或肝性脑病时需及时住院。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严重者可考虑人工肝支持或肝移植。
治疗期间需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劳累。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出现乏力加重、皮肤瘙痒或意识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饮食卫生需注意,防止合并其他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