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腹泻需进行大便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检测、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粪便培养。具体分析如下:
1.大便常规检查:通过显微镜观察粪便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脂肪滴等成分,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或消化吸收不良。检查前需采集新鲜粪便样本,避免混入尿液或异物。若发现大量白细胞或脓细胞,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性肠炎。
2.血常规检查:通过检测血液中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辅助判断感染类型。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比例常升高,病毒感染则淋巴细胞比例可能增高。严重腹泻可能导致脱水,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数值可反映血液浓缩程度。
3.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检测:腹泻可能导致钠、钾、氯等电解质丢失,引发低钠血症或低钾血症。通过静脉采血检测电解质水平,可评估脱水程度及酸碱失衡状态。严重脱水时可能出现代谢性酸中毒,需及时纠正。
4.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采用免疫层析法或酶联免疫法检测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快速明确是否为轮状病毒感染。该病毒是婴幼儿腹泻常见病原体,秋冬季节高发。阳性结果可指导隔离及对症治疗。
5.粪便培养:采集粪便样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致病菌。培养需3-5天,适用于反复腹泻或伴有高热的情况。药敏试验可指导抗生素选择,避免滥用药物。
腹泻期间需密切观察精神状态和尿量,防止脱水加重。未明确病因前避免随意使用止泻药。母乳喂养可继续,配方奶喂养者可暂时改用无乳糖配方。出现持续发热、血便或嗜睡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