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阴虚是由于阴液不足,导致心失濡养、虚热内扰所引发的病理状态。常见诱因包括长期情志失调、过度劳累、久病耗伤阴血,或温热病后伤阴未复,导致心阴亏虚,虚火内生。
长期精神紧张、思虑过度易耗伤心血,阴血不足则心失所养,出现心悸、失眠等症状。过度劳累或熬夜会暗耗阴液,导致心阴亏损。久病体虚,尤其是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病、长期发热等,可耗伤阴血,累及心阴。温热病后期,热邪伤阴未及时调养,也可能引发心阴虚。饮食不节,如嗜食辛辣燥热之品,或长期吸烟饮酒,亦可助热伤阴,加重心阴不足。
调理心阴虚需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保持规律作息。饮食宜清淡,多食百合、银耳、莲子等滋阴养心之品,忌辛辣刺激食物。适当练习静坐、冥想等有助于安神定志。若症状明显,如持续心悸、盗汗、五心烦热等,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滥用温补药物,以免加重阴虚火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