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外耳道炎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外耳道炎症,常见致病菌包括曲霉菌和念珠菌。潮湿环境、过度清洁或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易诱发此病,表现为耳痒、耳闷、分泌物增多等症状,需及时治疗以防感染扩散。
霉菌性外耳道炎的发生与外耳道环境改变密切相关。长期处于潮湿环境、频繁掏耳导致皮肤损伤、滥用抗生素或激素类药物等,均可能破坏耳道正常菌群平衡,为真菌繁殖创造条件。典型症状为持续性耳痒,伴少量灰白色或褐色分泌物,严重时可出现耳痛、听力下降。诊断需结合耳镜检查与分泌物真菌培养,明确病原体后针对性用药。治疗以局部抗真菌药物为主,如克霉唑滴耳液,必要时联合口服药物。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搔抓是关键。
预防霉菌性外耳道炎需注意日常护理。游泳或洗头时使用耳塞防止进水,避免用棉签等硬物掏耳。耳道潮湿时可用吹风机低温档轻柔吹干。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者更需警惕,出现症状应尽早就医。治疗期间遵医嘱完成疗程,不可自行停药,防止复发。若耳痛加剧或伴发热,提示可能合并细菌感染,需进一步检查处理。合理用药与科学护理结合,多数患者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