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压迫症的护理需保持患者体位稳定避免二次损伤、定期翻身预防压疮、监测神经功能变化、维持大小便通畅、提供心理支持减轻焦虑。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患者体位稳定避免二次损伤:脊髓压迫症患者需绝对卧床,选择硬板床并保持脊柱轴线稳定。搬运时采用滚动法或多人平托法,避免扭曲或弯曲脊柱。颈部受累者使用颈托固定,腰部病变者可在腰下垫软枕维持生理曲度。床栏防护防止坠床,禁止突然坐起或自行调整体位。
2.定期翻身预防压疮:每2小时协助患者更换体位,侧卧时背部垫软枕保持30度倾斜。骨突部位如骶尾、足跟处贴减压敷料,每日检查皮肤是否发红或破损。保持床单平整干燥,清洁后涂抹润肤霜。营养支持补充蛋白质,促进组织修复。
3.监测神经功能变化:每日评估肢体肌力、感觉平面及反射情况。观察是否出现麻木加重、肌力下降或排尿困难。记录疼痛部位和性质,突发剧烈疼痛可能提示病情进展。若出现呼吸费力或血压波动,需立即处理。
4.维持大小便通畅:排尿困难者定时按压膀胱协助排空,必要时留置导尿管并定期消毒。便秘时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必要时使用缓泻剂,避免用力排便增加腹压。记录每日出入量及排便频率。
5.提供心理支持减轻焦虑:耐心解释病情进展和治疗方案,减轻恐惧情绪。鼓励表达内心感受,引导参与康复训练增强信心。家属避免在患者面前表现出过度担忧,营造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
护理过程中需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激素治疗可能引发消化道不适。康复训练应循序渐进,避免过早负重活动。饮食需均衡且易消化,控制钠盐摄入防止水肿。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脊髓受压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