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头痛、颈部强直、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皮肤瘀斑。具体分析如下:
1.发热头痛:脑膜炎患者常出现突发高热,体温迅速升高至38℃以上,伴随剧烈头痛。头痛多为持续性且难以缓解,咳嗽或低头时疼痛加剧。部分患者可能伴有畏光或对声音敏感,提示脑膜刺激征。
2.颈部强直:由于脑膜炎症反应,颈部肌肉出现反射性痉挛,导致颈部僵硬。患者仰卧时难以将下巴贴近胸部,被动屈颈时疼痛明显。这一体征是脑膜炎的重要诊断依据之一,需与其他颈部疾病鉴别。
3.恶心呕吐:颅内压增高刺激呕吐中枢,引发喷射性呕吐,与进食无关。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导致脱水。部分患者可能伴随食欲减退或腹胀,需警惕电解质紊乱。
4.意识障碍: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嗜睡、烦躁或昏迷,反映中枢神经系统受损。部分患者表现为定向力下降或言语混乱,严重时出现抽搐或癫痫发作,提示预后不良。
5.皮肤瘀斑:细菌性脑膜炎可能引发败血症,导致皮肤出现瘀点或瘀斑,压之不褪色。多见于躯干和四肢,严重时融合成片,需紧急处理以避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延误治疗。诊断需结合腰椎穿刺和影像学检查,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保持室内通风,减少密切接触,高危人群可接种相关疫苗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