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感染梅毒后,症状会随不同阶段呈现明显差异。早期主要表现为硬下疳和淋巴结肿大,中晚期可能累及皮肤、内脏及神经系统。及时发现并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避免拖延导致不可逆损害。
梅毒一期典型症状为硬下疳,常出现在生殖器、肛门或口腔等接触部位,表现为无痛性溃疡,边界清晰,质地坚硬,伴随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若未治疗,进入二期后可能出现全身性梅毒疹,多见于躯干、手掌和足底,呈铜红色斑丘疹,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三期梅毒可侵犯心血管、骨骼及神经系统,引发主动脉瘤、脊髓痨等严重并发症。潜伏期梅毒虽无症状,但血清学检测仍呈阳性,具有传染风险。
诊断需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如RPR、TPPA。治疗首选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多西环素等替代药物。治疗期间避免性接触,定期复查血清滴度直至转阴。注意个人卫生,固定性伴侣,使用安全套可降低感染风险。若出现可疑症状或高危行为,应立即就医筛查,切勿自行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