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功能障碍的护理需重点关注饮食调整、进食体位、口腔清洁、康复训练、心理支持。具体分析如下:
1.饮食调整:选择软食或半流质食物,避免干硬、粘性大的食物,减少呛咳风险。食物温度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刺激咽喉。可将食物搅拌成糊状或泥状,便于吞咽。少量多餐,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导致疲劳。必要时使用增稠剂调整液体黏稠度,降低误吸概率。
2.进食体位:保持坐位或半卧位,头部稍向前倾,减少食物反流。卧床者抬高床头30度以上,借助重力辅助吞咽。进食后保持体位30分钟,防止食物残留引发误吸。避免平躺进食,减少气道阻塞风险。使用专用餐具辅助控制进食速度与分量。
3.口腔清洁:餐前餐后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清洁口腔,去除残留食物。定期检查口腔黏膜,预防溃疡或感染。刷牙时注意清洁舌面与颊部,减少细菌滋生。使用软毛牙刷避免损伤牙龈。对无法自主漱口者,可用棉签蘸取清洁液擦拭口腔。
4.康复训练:进行唇舌运动训练,如鼓腮、伸舌等动作增强肌肉力量。练习空吞咽或咳嗽反射,提高咽喉敏感性。采用冷刺激法,用冰棉棒轻触咽部诱发吞咽动作。逐步增加进食难度,从流质过渡到固体食物。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呼吸与吞咽协调训练。
5.心理支持:耐心解释进食方法与注意事项,减轻焦虑情绪。鼓励自主进食,增强信心与参与感。营造安静就餐环境,避免分散注意力。及时安抚因呛咳产生的恐惧心理。家属需避免催促或责备,保持积极沟通。
护理过程中需密切观察进食情况,记录呛咳次数与食物残留量。出现发热或呼吸异常时立即就医。定期评估吞咽功能恢复进度,调整护理方案。避免强行喂食导致窒息风险。保持环境整洁,减少跌倒等意外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