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食需调整食物性状、采用适宜体位、控制进食速度、加强口腔清洁、配合康复训练。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食物性状:将食物加工至软烂或糊状,避免干硬、黏稠或大块食物。流质食物可加入增稠剂防止误吸,固体食物需充分切碎或搅拌成泥状。冷热温度需适中,减少对咽喉刺激。
2.采用适宜体位:进食时保持上半身直立,头部稍向前倾。卧床者需抬高床头30度以上,避免平躺进食。餐后维持坐姿30分钟以上,防止食物反流。
3.控制进食速度:每口食物量约5mL,小勺喂食更安全。充分咀嚼后缓慢吞咽,确认口腔无残留再进食下一口。避免催促或分散注意力,专注进食过程。
4.加强口腔清洁:餐前漱口湿润口腔黏膜,餐后彻底清除残留食物。使用软毛牙刷清洁舌面及牙龈,减少细菌滋生。定期检查口腔是否有溃疡或感染。
5.配合康复训练:通过吞咽肌群锻炼改善功能,如空吞咽练习或冷刺激训练。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呼吸与吞咽协调训练,逐步恢复自主进食能力。
进食环境需安静无干扰,餐具选择小而浅的勺子。观察进食后是否出现咳嗽或声音嘶哑,及时调整方案。定期评估营养状况,必要时补充高能量食物。出现呛咳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停止进食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