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炎确实可能导致听力下降。鼓膜作为中耳与外耳之间的重要屏障,其炎症会影响声音传导功能,造成暂时性或持续性听力减退。当鼓膜充血、肿胀或出现穿孔时,声波振动传递效率降低,患者常感到耳闷、耳鸣或听音模糊。
鼓膜炎引发听力下降的机制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急性鼓膜炎多由感染、外伤或气压损伤引起,鼓膜充血增厚会减弱振动幅度;若发展为化脓性炎症,分泌物堆积或鼓膜穿孔可能进一步阻碍声音传导。慢性鼓膜炎则因长期炎症导致鼓膜瘢痕化或钙化斑形成,使弹性下降,影响听力。部分患者伴随中耳炎时,积液或听骨链功能障碍会加重听损。及时治疗通常可恢复听力,但延误可能造成永久性损伤。
确诊鼓膜炎需通过耳内镜和听力检查,避免自行掏耳或滥用滴耳液。治疗期间需保持耳道干燥,禁止游泳或潜水。感染性鼓膜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外伤性需观察穿孔自愈情况。若听力持续下降超过两周或伴随眩晕、剧烈疼痛,需警惕并发症如中耳粘连或胆脂瘤。日常预防需避免噪音刺激、正确擤鼻,感冒期间尤其注意耳部不适。儿童反复发作需排查腺样体肥大等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