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通过尿常规检查是可以初步诊断的。尿常规作为一种基础且快速的检测手段,能够通过分析尿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细菌等指标,为尿路感染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尿常规检查主要通过观察尿液中的异常成分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白细胞数量极少,但当尿路感染发生时,白细胞会显著增多,称为脓尿。尿液中可能出现红细胞,提示黏膜损伤或炎症。尿常规中的亚硝酸盐检测也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尤其是大肠杆菌等常见致病菌。如果尿常规显示白细胞酯酶阳性,通常表明存在炎症反应。虽然尿常规不能直接确定具体病原体,但结合临床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和尿常规结果,医生可以初步诊断为尿路感染,并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做尿培养等检查。
尿常规虽然对尿路感染的筛查很有帮助,但并非绝对准确。某些情况下,如尿液样本污染、患者饮水过多导致尿液稀释,可能影响检测结果。部分无症状菌尿患者尿常规可能无明显异常。若症状持续或反复,建议结合尿培养、影像学检查等进一步明确诊断。留取尿液样本时,应清洁外阴并取中段尿,以提高检测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