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咳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中医调理和生活护理。寒咳多由外感风寒引起,表现为咳嗽、痰白稀薄、鼻塞流清涕等症状,治疗需以散寒宣肺为主,兼顾止咳化痰。
药物治疗可选用辛温解表的中成药,如通宣理肺丸、小青龙颗粒等,帮助驱散风寒、缓解咳嗽。伴有痰多时,可配合使用止咳化痰药物,如半夏露或杏苏止咳糖浆。西医治疗中,若合并细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但需避免滥用。中医调理方面,生姜红糖水、葱白豆豉汤等食疗方有助于温肺散寒,艾灸肺俞穴或大椎穴也能改善症状。
注意事项包括避免受凉,尤其注意颈部、背部和足部保暖。饮食宜温热,忌生冷寒凉食物,如冷饮、西瓜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避免直接吹风,湿度适宜可减少呼吸道刺激。咳嗽期间减少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症状。若咳嗽持续超过一周,或出现高热、脓痰、胸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其他疾病。孕妇、儿童及慢性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避免自行服用偏方或过量使用镇咳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