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患者尿常规阴性并不意味着已经除根,而且很难确切说多久能除根,因为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肾炎是一大类疾病的统称,包括急性肾炎、慢性肾炎等不同类型。对于急性肾炎来说,如果是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在经过有效的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后,部分患者可能在数周或数月内达到临床治愈,尿常规恢复正常且不再复发。但这期间需要严格遵循医嘱,如控制感染灶、休息、低盐饮食等。即使尿常规转阴,肾脏的一些微观结构完全恢复正常可能还需要更长时间,而且也有少数患者可能会转变为慢性肾炎。对于慢性肾炎患者,尿常规转阴可能只是病情暂时得到控制,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自身免疫等多种因素,通常难以真正除根。即使经过积极治疗,如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使尿常规中的蛋白、潜血等指标转阴,患者也需要长期维持治疗并定期复查,一旦遇到感染、劳累、肾毒性药物等诱发因素,病情很可能复发。
不同患者个体差异很大,年龄、基础健康状况、是否存在其他合并症等都会影响肾炎的治疗效果和除根的可能性。年轻、身体状况较好且没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在肾炎治疗过程中可能恢复得相对较好,而老年人或者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肾脏功能本身就相对脆弱,肾炎的治疗会更加棘手,更难以达到除根的目的。所以,肾炎患者不能仅仅依据尿常规阴性就判断已经除根,需要长期的观察和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