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骨受伤是否需要牵引取决于损伤类型和严重程度。轻度扭伤或软组织损伤通常无需牵引,而严重骨折、脱位或韧带撕裂可能需要牵引辅助复位和固定。
牵引在踝骨损伤中的应用主要针对无法通过手法复位的复杂骨折或关节脱位。例如,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伴随踝关节半脱位时,通过持续牵引可恢复骨骼正常对线,减轻软组织压力,为后续手术或保守治疗创造条件。牵引方式包括皮肤牵引和骨牵引,前者适用于短期、低强度需求,后者用于需要较大牵引力的病例。临床评估需结合影像学检查,明确骨折移位程度及是否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再决定是否采用牵引治疗。
进行牵引治疗需严格监测患肢血运、感觉及运动功能,避免过度牵引导致神经牵拉伤或血管受压。皮肤牵引时注意检查贴附部位是否出现过敏或水疱,骨牵引需定期消毒针道预防感染。牵引期间应定期复查X线片评估复位效果,调整牵引重量和方向。康复阶段需逐步过渡到功能锻炼,避免关节僵硬或肌肉萎缩。合并骨质疏松或糖尿病患者需谨慎评估牵引风险,必要时选择手术内固定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