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粘连可通过超声检查、宫腔镜检查、子宫输卵管造影、月经异常表现以及术后病理诊断确认。具体分析如下:
1.超声检查:经阴道或腹部超声能初步观察宫腔形态及内膜连续性,若发现内膜线中断、宫腔积液或异常回声带,提示可能存在粘连。三维超声可立体成像,提高诊断准确性,但对轻微粘连可能漏诊,需结合其他检查。
2.宫腔镜检查:将光学镜体置入宫腔直接观察粘连位置、范围及类型,是诊断的金标准。检查可同步进行粘连分离,但需麻醉且存在穿孔风险,需由经验丰富的医师操作。
3.子宫输卵管造影:向宫腔注入造影剂后拍摄X光片,通过显影缺损判断粘连,同时评估输卵管通畅性。但造影剂可能刺激内膜,假阳性率较高,需结合临床判断。
4.月经异常表现:宫腔粘连常伴随月经量明显减少、闭经或周期性腹痛,因内膜受损或宫腔闭塞导致。症状程度与粘连严重性相关,但需排除内分泌因素干扰。
5.术后病理诊断:粘连分离术后取内膜组织送检,病理确认纤维化或内膜缺失可明确诊断。病理结果能区分粘连性质,指导后续治疗,但属于有创性检查。
诊断需结合多种方法,避免单一检查的局限性。操作前评估患者身体状况,选择适宜方案,减少不必要的损伤。术后需定期随访,预防粘连复发,关注内膜修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