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鼻子不通气时,可以采取温和的物理方法缓解症状,如热敷、生理盐水冲洗或调整室内湿度。若伴随发热、脓涕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病因,避免自行用药延误治疗。
鼻子不通气多由感冒、过敏或鼻窦炎引起。感冒时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可用温热毛巾敷鼻翼两侧促进血液循环。生理盐水喷雾或洗鼻器能冲刷分泌物,改善通气,适合3岁以上儿童。过敏导致的鼻塞需远离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组胺药。若鼻塞持续超过一周,伴随黄绿色脓涕、头痛,可能为细菌性鼻窦炎,需抗生素治疗。保持室内湿度50%-60%,使用加湿器或晾挂湿毛巾,避免干燥空气刺激鼻腔。
避免用力擤鼻涕,以免引发中耳炎。新生儿鼻塞优先用吸鼻器清理,勿用棉签掏挖。慎用含麻黄素的鼻喷剂,可能引起反弹性鼻黏膜损伤。精油类产品可能刺激呼吸道,不建议婴幼儿使用。若出现呼吸急促、嘴唇发绀等缺氧表现,需立即急诊处理。日常预防需勤洗手、接种流感疫苗,过敏体质儿童定期清洁床上用品。哺乳期婴儿鼻塞时可抬高头部30度,缓解呼吸不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