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拇指腱鞘炎症状主要包括局部疼痛、活动受限、关节弹响、肿胀发热、握力减弱。具体分析如下:
1.局部疼痛:大拇指根部或手掌侧出现持续性钝痛或刺痛,尤其在用力抓握、按压或拇指活动时加重。疼痛可能向手腕或前臂放射,休息时缓解但未完全消失。早期表现为间歇性不适,随着病情发展转为持续性疼痛。
2.活动受限:拇指屈伸动作受阻,尤其是晨起或长时间静止后更为明显。严重时拇指可能卡在弯曲位置,需借助外力才能伸直。关节僵硬感常见于病变初期,逐渐影响日常捏、握等精细动作。
3.关节弹响:拇指活动时伴随咔嗒声或摩擦感,多见于屈肌腱与腱鞘粘连部位。弹响可能伴随疼痛,反复发作导致腱鞘进一步增厚。部分情况下弹响为唯一症状,但通常提示腱鞘狭窄已形成。
4.肿胀发热:患处皮肤发红、温度升高,触诊可发现局部硬结或条索状隆起。肿胀程度与炎症反应相关,急性期可能扩散至整个拇指关节。慢性期以腱鞘增厚为主,肿胀不明显但压痛持续存在。
5.握力减弱:由于疼痛和肌腱滑动障碍,抓握物体时力量显著下降。患者常描述持物不稳或突然失力,尤其在做拧毛巾、握笔等动作时症状突出。肌力测试显示拇指对抗阻力时疼痛加剧。
出现上述症状需避免过度使用拇指,减少重复性动作。冷敷可缓解急性期肿胀,慢性疼痛建议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症状持续两周以上或影响生活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强力拉伸或按摩加重损伤。早期干预可通过固定制动配合药物治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