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和三七是两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艾草性温,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三七性温,能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两者在中医临床和日常保健中应用广泛,但功效与适用场景有所不同。
艾草主要用于妇科疾病和寒性病症。艾叶可内服或外用,内服能调理月经不调、宫寒腹痛,外用艾灸可缓解关节疼痛、风寒湿痹。艾草含有挥发油和黄酮类成分,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三七则以活血化瘀见长,常用于跌打损伤、心脑血管疾病。三七皂苷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对高血压、冠心病有一定辅助作用。三七还可外敷止血,加速伤口愈合。
使用艾草和三七需注意体质和剂量。艾草性温,阴虚火旺者慎用,以免加重燥热症状;孕妇禁用艾灸,可能引发子宫收缩。三七有活血作用,孕妇、经期女性及出血性疾病患者避免服用。长期大量服用三七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建议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两者均不宜与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服,以免影响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