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佝偻病的确诊需结合临床表现、血液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骨骼X线特征及维生素D水平测定。具体分析如下:
1.临床表现:患儿可能出现方颅、肋骨串珠、手镯征等典型骨骼畸形,伴有肌肉无力、易激惹等症状。早期症状如多汗、枕秃等非特异性表现也需关注。
2.血液生化检查:血清钙、磷水平降低,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是重要指标。严重时可能出现甲状旁腺激素代偿性增高,进一步影响钙磷代谢。
3.影像学检查:X线显示骨骺端增宽、模糊,干骺端呈杯口状或毛刷样改变。骨骼骨化延迟、骨质疏松等特征有助于明确诊断。
4.骨骼X线特征:长骨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消失,骨骺软骨盘增宽,骨小梁排列紊乱。这些变化是佝偻病进展期的典型表现。
5.维生素D水平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浓度低于正常范围是诊断的关键依据。维生素D缺乏直接影响钙吸收,导致骨骼矿化障碍。
确诊过程中需排除其他骨骼发育异常疾病,如肾性骨营养不良或遗传性佝偻病。治疗期间定期监测血钙、磷及维生素D水平,避免过量补充导致中毒。日常注意均衡饮食,适当增加日照时间,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