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骨肌萎缩症主要表现为四肢远端肌肉萎缩和无力、感觉异常如麻木或刺痛、步态不稳和足部畸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手部精细动作障碍。具体分析如下:
1.四肢远端肌肉萎缩和无力:症状通常从下肢远端开始,逐渐向上发展。小腿和前臂肌肉明显变薄,肌力下降导致提踵、抓握困难。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跨越步态或垂足,严重时影响站立和行走功能。
2.感觉异常如麻木或刺痛:神经损伤引发肢体远端对称性感觉减退,常见于足底和手指。部分患者出现自发性疼痛或灼烧感,温度觉和振动觉减退明显,但痛觉相对保留。
3.步态不稳和足部畸形:由于足部小肌肉萎缩,常伴随高弓足、锤状趾等结构性改变。足弓增高导致行走时平衡能力下降,容易跌倒。长期异常受力可能引发关节挛缩或继发性骨关节炎。
4.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跟腱反射最早受影响,膝反射可能保留或减弱。神经传导功能受损导致反射弧中断,体检时叩诊锤刺激无法诱发正常肌肉收缩反应。
5.手部精细动作障碍:手内肌萎缩造成握力减弱,表现为扣纽扣、写字、持筷等动作笨拙。晚期可能出现爪形手畸形,尺侧手指屈曲受限,拇指对掌功能丧失。
该病症需定期评估运动功能与感觉变化,避免过度疲劳或外伤。营养支持与康复训练有助于延缓肌肉萎缩进展,定制矫形器具可改善步态异常。出现呼吸困难或吞咽困难需立即就医,可能提示累及延髓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