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护理措施包括隔离防护、饮食调理、休息管理、症状观察、心理支持。具体分析如下:
1.隔离防护:甲型病毒性肝炎具有较强传染性,需采取消化道隔离措施。患者餐具、衣物等生活用品应单独使用并消毒,排泄物需用漂白粉处理后再排放。护理人员接触患者前后需严格洗手,避免交叉感染。隔离期一般为发病后3周,或黄疸消退后1周。
2.饮食调理:饮食以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的清淡食物为主。急性期食欲差时可少量多餐,逐步增加蛋白质摄入如豆制品、鱼肉。避免辛辣刺激及油炸食品,禁酒以减轻肝脏负担。恢复期可适当补充优质蛋白,促进肝细胞修复。
3.休息管理: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黄疸消退后可在室内轻微活动,避免劳累。恢复期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度。充足睡眠有助于肝功能恢复,每日睡眠时间不少于8小时。
4.症状观察:每日记录体温、尿色、皮肤黄染程度及大便颜色。注意有无恶心呕吐加重、意识模糊等肝性脑病前兆。出现皮肤瘙痒时可擦拭温水缓解,避免抓挠。定期复查肝功能指标,关注转氨酶及胆红素变化。
5.心理支持:疾病可能引发焦虑情绪,需耐心解释病程与预后。鼓励保持乐观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影响恢复。可通过听音乐、阅读等方式分散注意力,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疏导。
护理过程中需注意个人卫生,房间定时通风换气。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避免使用损肝药物。恢复期定期复查,防止病情反复。家属应配合护理工作,共同营造良好康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