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源性膀胱是由于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导致膀胱功能异常的病症。控制排尿的神经通路受损时,膀胱的储存和排空功能出现障碍,可能引发尿潴留、尿失禁或两者并存。
神经源性膀胱的病因多样,包括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症、脑卒中、糖尿病神经病变或先天性脊柱裂等。根据损伤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各异。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常导致膀胱过度活动,表现为尿频、尿急和急迫性尿失禁;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则可能引起膀胱收缩无力,导致尿潴留和充溢性尿失禁。长期未妥善管理可能引发尿路感染、肾积水甚至肾功能损害。诊断需结合病史、尿动力学检查及影像学评估,以明确膀胱功能障碍类型。
管理神经源性膀胱需个体化方案,目标是保护上尿路功能并改善生活质量。行为训练、间歇导尿、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均为常见手段。定期监测尿常规、肾功能及膀胱残余尿量至关重要,避免并发症。患者需注意饮水规律,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预防尿路感染。康复治疗中,需警惕自主神经反射异常等紧急情况,尤其高位脊髓损伤患者。多学科协作有助于优化长期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