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被鞋子磨破后应立即停止穿磨脚的鞋子、用温水清洁伤口并保持干燥、涂抹抗菌药膏预防感染、使用无菌敷料保护创面、选择宽松舒适的鞋子减少摩擦。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停止穿磨脚的鞋子:继续穿着会加重皮肤损伤,导致伤口扩大或加深。摩擦还可能引发炎症反应,延缓愈合。建议更换柔软透气的鞋袜,避免对伤口造成二次刺激。
2.用温水清洁伤口并保持干燥:清洁能去除污垢和细菌,降低感染风险。温水可舒缓疼痛,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剂。清洗后轻轻拍干,潮湿环境易滋生细菌,影响愈合速度。
3.涂抹抗菌药膏预防感染:破损皮肤屏障易受细菌侵袭,药膏可抑制微生物生长。常见药膏含凡士林或抗生素成分,既能保湿又能形成保护层。每日涂抹1-2次,直至伤口结痂。
4.使用无菌敷料保护创面:敷料可隔离外界污染物,减少摩擦和疼痛。选择透气性好的材质,定期更换以避免积液。若伤口较深或渗液较多,建议就医处理。
5.选择宽松舒适的鞋子减少摩擦:愈合期间应避免硬质或过紧的鞋款。鞋后跟加软垫或贴防磨贴可分散压力,行走时注意调整姿势,减轻脚跟负担。
处理伤口前需洗净双手,避免直接触碰创面。若出现红肿化脓、发热或持续疼痛,可能提示感染加重,应及时就医。日常注意观察愈合进度,避免剧烈运动或长时间行走。